太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,八旗军和兵屡战屡败,自江北大营被攻破后,曾国藩的湘军担任了抵挡太平军的主力。湘军是以团练的性质走上历史舞台的,其实“团练”不能算是正规军,可这支虎狼之师最终却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。

湘军集团中的后起之秀淮军在李鸿章的领导下,于太平天国后期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。众所周知,淮军出自湘军,虽然在性质和编制上大同小异,可如果仔细分析,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,尤其是在武器配备上。

淮军成立于同治元年二月(1862年3月),其目的是为了解救上海。当时的上海驻扎着三千多人的英法联军和美国人华尔率领的“常胜军”,他们配备有先进的武器,这是李鸿章没有见过的。他给曾国藩写信说:“洋兵数千,枪炮齐发,所当辄靡。其落地炸弹真神技也!”

李鸿章发出这样的感叹的时候,距离第一次战争已经过去了20多年。时间是有力量的,它已经让部分中国人不得不承认,西方的装备与火器的确胜过天朝。面对来自西方的装备和技术,李鸿章没有丝毫的排斥意识,反而像一个饥饿的人找到了食物,马上产生了兴趣。

从此,李鸿章便对西洋的器物和技术产生了迷信般的狂热,这种狂热贯穿他的一生。对于李鸿章来说,这种狂热不仅体现在情感上,更体现在行动上。到达上海一个多月后,淮军有了100人组成的洋枪队,他们使用西方新式的来复枪;不到半年,淮军已经有了1000多支来复枪,火力大增。

同时期,湘军各营也使用小枪和抬枪。不过他们使用的仍然是老的制式,在前膛装药、装弹,然后装火线,士兵点燃火线后释放弹药。这些枪缺陷很多,不仅装药时药粉容易被风吹散,而且火线容易被雨水浸湿,整个过程耗时、复杂。

淮军引进的洋枪,操作起来既简单威力又大。李鸿章在淮军在大范围推广洋枪的使用,部队战斗力大增,屡打胜仗。如此一来,李鸿章精神大振,要求除了伙夫,淮军尽可能使用洋枪,淮军的每个营中(没营约500人)至少有300支以上的洋枪,即使是最弱的营队,其火力也超过湘军两倍以上。正常情况下,淮军一个营的战斗力超过湘军一个营的三倍以上。

李鸿章不满足于枪械的更换,进而在淮军中使用洋炮。1863年2月,淮军正式成立了炮队,炮队参加了对太平军的作战。由此开始,中国陆军有了一个独立的兵种——炮兵。一年之后,即1864年6月,淮军拥有炮队六个营,威力最大的火炮可以发射108磅重的炮弹。

李鸿章不但为淮军购进先进的西式武器,而且着手改变淮军的兵制。进入上海不久,李鸿章“最注意的为西洋军伍,与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商定章程,拨派所部3000人交于英军军官训练。”

一般都讲“淮从湘出”,意思是淮军是从湘军这一母体中长出来的。湘军的兵制因为不断取胜而受到推崇,可是,李鸿章毅然将其抛弃,用更先进的方式训练淮军,指挥作战。可见,李鸿章对西方先进事物的接收是多么敏锐、快速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在当时并非只有李鸿章看到了中西方在轮船、枪炮方面的巨大差距,曾国藩、左宗棠等人同样有这方面的认识。但是,只有李鸿章表现出了狂热的态度。他在淮军中推广使用洋枪,对湘军并不保密,并且把购买的西式装备送往曾国荃的大营。曾国藩知道后,总是劝阻曾国荃不必使用。

由此可见,曾国藩仍然坚持“拙朴”的理念,认为这种理念是湘军克敌制胜的根本办法,而过于求新、取巧必然会损害这种理念的执行。曾国藩把心中的理念放在第一位,而李鸿章把事功、实效放在第一位。说到底,李鸿章才是真正的实干家。

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他们谁对谁错呢?或许这样一段话可以做个客观的概括:平定太平军后,曾国藩抱残守缺,渐渐退出历史舞台,而他成为后人传诵、学习的对象;李鸿章带领出一支更强大的淮军,是洋务运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,在后来的历史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,而他的身后则是一片骂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